南 安 市 教 育 局
南教职成[2010]1号
2010年南安市职业与成人教育工作意见
各中职学校、乡镇(街道)文化技术学校、乡镇(街道)中心小学,电大南安学院:
2010年,我市职业与成人教育工作将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市教育中心工作,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想,恪守“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承诺,稳步扩大中职学历教育规模,不断加强职业技术培训,不断创新机制、丰富办学内涵,积极构建灵活开放的现代职业与成人教育体系。
一、目标与任务
(一)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1、进一步稳定本市生源市场,积极挖掘外县市生源潜力,扩大招生规模,力争比2009年多招职专新生500人以上,全市职校在校生达到11500人以上。
2、以学生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以改革发展为动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构建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在职培训与转岗培训于一体的办学格局,实现“学历教育”与 “培训就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3、筹备组建泉州市机械加工职教集团,大力推行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做到招生、培养、就业一线式服务,争取吸纳更多的实力企业与学校合办专业,共育人才,促进人才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需求有效对接。
4、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建立灵活、开放的教学管理体系,不断适应学校规模发展的需要;对职业教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进行调整,增加实践训练课程比重,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
5、建立并完善教师培养机制,注重对年轻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创造多种有利条件,鼓励在职教师专业培训,建立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力争“双师型”教师达50%以上。
6、深入探索职专生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
7、加强职业学校的就业指导,提高各校的就业质量,认真做好三年级学生就业安置和已就业学生的跟踪服务工作,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确保应届毕业生推荐就业率达97.5 %以上。
8、加强对中职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的指导,积极备战2010年省、市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力争在2009年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
9、探讨南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进一步为海西建设服务。
(二)稳步发展成人教育
1、完善社区教育发展长效机制。加强社区教育委员会组织机构建设,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健全社区教育培训网络。逐步构建“政府领导统筹、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做好梅山镇创建“福建省社区教育实验单位”推广工作。
2、推动终身教育向纵深发展。有效整合社区各类教育资源,发挥市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作用,协调联合有关部门建立终身教育分类指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根据各条线业务开展终身教育指导活动;以社区学院、市民学校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面向居民的教育培训和科普活动;推广霞美“金山文技校”、梅山“蓉中村文技校”、水头“老年大学”等单位的做法。
3、推进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努力推进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努力创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做好南安市新农民培训培训学校创建“福建省学习型组织创建单位”的推广工作;争取全市35%的单位成为学习型组织,20%的家庭成为学习型家庭。
4、加大实用型人才培训力度。继续发挥全市7所省级示范性乡镇文技校的带头示范作用,加大农村实用型人才培训力度,做好“教育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联系点”的各项工作,提高新型农民培训实效;力争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2000人次左右,开展实用技术教育短期培训1500期11万人次左右。
(三)有序发展民办教育
依法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在我市举办中等职业教育或联办高职高专,争取新审批民办幼儿园6-8所、其他办学培训机构3所,争取全市民办学校的学历教育在校生数达5000人以上。
二、思路与措施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职教事业加速发展。
1、加大招生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宣传形式,扎实组织职教宣传周活动。一是在市区、各乡镇公共场所及各中学、中职学校宣传专栏统一张贴、悬挂宣传标语。二是通过制作“南安市教育局职业学校招生专刊”及在报刊杂志刊登介绍我市职业教育的有关文章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宣传面。三是组织职教宣传组深入各普通中学开展宣传活动,召开初三毕业生报读职业学校动员大会,发放招生宣传资料。四是宣传期间定期开展职校办学公开日活动,让学生及家长进入职校班级或各功能室、实训室参观。各校设专人负责接待和讲解,让更多的家长了解职业学校办学情况。五是举行职校毕业生与企业主供需见面会、招聘会,与企业主进行面对面座谈,带领部分学生参观厂房,采访企业主、企业员工,让校企双方明确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关系。六是充分利用举办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有利时机,广泛宣传职业教育办学成效。七是进一步加大生源市场的调研和开发力度,内稳外扩,努力构建应对目前中招市场和复杂环境的招生管理网络。
2、实施灵活招生政策。一是继续推行灵活对接初中与中职教育策略,坚持自愿原则,鼓励初中毕业班部分学生春季到我市中职学校参加课改班学习。二是拓宽工作思路,多方组织生源。组织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和农民工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把中职学历教育向社会、企业、部队延伸。三是引导外来工子女初中毕业生就读中职学校。
3、落实资助工作,做好职教民生工程。一是多形式加大国家助学金有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及家长详细了解政策,做到深入人心。二是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认真开展学生资助工作,严格资助标准,细化工作步骤,确保程序规范,资助资金发放安全、无误。三是科学、合理地建立规范的学生资助档案,定期进行受资助学生的动态管理。
4、加快专业建设,深化教学领域改革。一是加快各校重点专业建设,改革教学管理模式,集思广益,进一步组织实施半工半读工作,把工学交替、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做好职专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组织工作,以带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改革。二是进一步落实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常规监督考评机制。三是以各职业学校为单位,认真组织市际教学公开周听课工作,各校要积极开展内容新颖、形式活泼的教科研活动,积极组织课题申报,加强对各项活动进行指导、检查,全面提高职校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名师培养工程”。通过“一帮一”、“以老带新”等形式,为年轻教师的成长创设良好平台;采取激励措施,选派教师到国家、省参加各类培训,到联办企业进行生产实践,提高技能水平,加快“双师型”教师建设步伐;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塑造师德形象、师能形象、师爱形象。
5、注重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一是加强实训基础建设,重点做好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争取多方筹集资金,增添紧缺专业的各类实训设备,以满足各职校实训教学的需要,创造条件向前校后厂、校厂合一的方向发展,逐步实现教学与实训、实习交替开展,实训课堂开到工厂、车间,实行实训教学和企业车间操作工序的有效对接。二是进一步完善各项实习、实训制度,加大实习、实训课的检查和监督力度,充分发挥好协调、服务、管理、监督的职能,科学分工,明确职责,努力提高实习、实训工作效率,最大限度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确保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质量。 三是组建课外专业兴趣小组,并结合各校专业实际,组织开展专业技能竞赛辅导工作;举办南安市首届中职学校师生技能竞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技术水平;重视技能特长学生的培养,组建技能训练队,培养技能训练标兵,力争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取得佳绩。
6、强化就业指导,全面提升办学效益。一是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二是规范就业程序,严格考察用人单位,适时组织优秀的企业单位来校召开人才招聘会,为学生提供“自主择业、双向交流”的机会。三是建立、完善就业学生档案和台帐,扎实做好跟踪服务,真正做到“企业称心,学生安心,家长放心”。四是以就业为导向,密切与就业性实习基地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寻求新的合作伙伴,实施“订单式”培养和专项技能培训,为学生就业开辟新路。
7、狠抓德育工作,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一是加强键全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完善职教德育工作体系,实现“齐抓共管、全员育人”的目标。二是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规范学生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各校要积极开展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增强育人效果。四是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手段,塑造职专生健全的人格。
8、借鉴先进模式,探讨闽台合作交流。一是鼓励中职学校邀请台湾专家到学校举办讲座或聘请台湾专业人才做学校客串教师。二是借鉴台湾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积极组织引进和消化吸收台湾职业教育先进的课程体系和教材,提升我市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三是鼓励中职学校与台资企业对接,对台资企业急需的技术工人采取校企共建,冠名办班等合作方式,开展“订单式”培训;扶持3所公办职校添置实训基地配套设备,为台资企业紧缺人才培训提供平台。四是积极推动两岸学生互换工作,鼓励我市中职学生赴台学习,吸引台商子女就读我市中职学校。
(二)立足服务社会经济,促进成人教育稳步发展。
1.服务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
按照“教育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联系点”的具体工作要求,切实做好联系点各项工作,提高新型农民培训实效。一是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进一步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完善县、乡、村农民职成教育和培训网络,动员和组织各中职职学校和乡镇文化技术学校充分挖掘潜力,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力争全年完成培训任务2000人次左右。二是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加强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加强对农村成人教育的督导检查,促进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协调发展,加快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力争全年培训规模达到11万人次左右。
2.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积极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工作。
发展社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新时期推动成人继续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一要紧紧围绕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总目标,扎实做好面向社区居民、面向外来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特别要把面向各类人群的职业技能培训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为改善民生、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做出贡献。二要重点抓好社区教育的制度建设,逐步构建“政府领导统筹、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加强社区学习中心和社区学校建设,完善城区、乡镇(街道)和居委会三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和有关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扩展功能,向社区和社会开放,促进社区内各种学习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形成开放、灵活、方便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平台。三要进一步开发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充分发挥2所电大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丰富社区教育培训内容。四要加强社区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社区教育质量和效益。五要推广社区教育三大模式,即:推广梅山镇蓉中村依托福建电大梅山实验学院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教育活动,把社区教育从“广场”引向“课堂”,把分散的“活动”变为精心组织的“项目”,把“网上课堂”与“特色项目”结合起来,尽量满足社区全体成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的做法;推广南安市新农民培训学校根据农村实际、农民特点、职业需求、形势动态、中心任务等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对广大农民进行各种培训,开辟“世纪之村”农村信息化服务软件,为农民提供终身教育平台的培训模式;推广霞美镇金山村文技校盘活当地丰富的社区教育资源,创办“农家学堂”模式。
3.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继续推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及各行业的沟通协调,加强职工教育的宏观统计和汇总,共同推进创建学习型企业工作,及时总结、推广行业企业开展职工教育、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推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先进单位。从建章立制入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制订相关标准,加强规范管理和政策引导,积极稳妥地推进对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规范管理工作。二是进一步完善成人自学考试制度和成人高考制度,加强成人学历教育的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今年2所电大及南安财经学校自考助学点争取招收新学员2500人。
4.切实加强终身学习的理论研究和法制建设。
一要充分调动各级成人继续教育理论工作者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开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特别是要把终身教育体系的制度设计与相关保障措施的研究论证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二要加强成人教育宣传阵地建设,及时总结宣传各乡镇推动新时期成人继续教育的新做法、新经验、新典型,造就全社会浓厚的终身学习氛围,使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达成广泛的社会共识。
(三)加强管理体系建设,促进民办教育有序发展。
1、规范审批程序。根据《南安市教育局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标准汇编》,严格审批权限及审批程序。在审批民办教育机构时,严格执行设置标准,尤其要严格审查民办教育机构的举办者资格、经费来源和办学条件。民办教育机构的名称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必须使用审批机关批准的名称。严格执行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制度,按照规定的管理权限颁发办学许可证。
2、完善收费管理。督促民办学校按照我市物价、财政部门核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收取费用,不得巧立名目高收费、乱收费;学生退学的,要按学生实际学习时间和有关收退费规定核退部分费用;要参照公办学校的教育收费公示制度的规定,公示核定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以及收费依据。
3、落实年检制度。认真执行年检制度,做好一年一度的年度考核检查,对办学指导思想端正、成绩突出,社会信誉良好的民办教育机构,予以表彰;对管理混乱,教育教学质量低下,造成不良影响的民办教育机构,限期整改,甚至吊销其办学许可证。改进并加强对民办教育机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和管理,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加强检查和评估,促进民办教育机构提高办学水平。
4、加强安全管理。加大对民办学校的安全工作管理力度,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对安全达不到要求的民办学校,要限期整改,不留任何安全隐患。督促学校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完善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加强学校师生的安全教育,切实做好学校平安工作,确保学校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5、加大支持力度。将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切实加强对民办学校业务指导和教育教学管理,特别是在师资培训、职称评定、贫困学生救助等方面要将其纳入工作职责范围。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在我市举办中等职业教育或联办高职高专,争取新审批民办幼儿园6-8所,其他办学培训机构3所。
附: 2010年南安市乡镇(街道)文化技术学校技术培训教育任务分解表.xls
南安市教育局
二O一O年一月十五日
2010年南安市乡镇(街道)文化技术学校技术(培训)教育任务分解表
|
技术(培训)教育(人次) | ||
镇级 |
村级 |
合计 | |
合 计 |
30000 |
80000 |
110000 |
溪美 |
1300 |
3400 |
4700 |
柳城 |
1400 |
4100 |
5500 |
美林 |
1300 |
3700 |
5000 |
省新 |
1000 |
2300 |
3300 |
仑苍 |
1050 |
2200 |
3250 |
东田 |
1000 |
2700 |
3700 |
英都 |
1150 |
2600 |
3750 |
翔云 |
600 |
1400 |
2000 |
金淘 |
1450 |
4300 |
5750 |
眉山 |
650 |
1150 |
1800 |
诗山 |
1550 |
4600 |
6150 |
蓬华 |
700 |
1250 |
1950 |
码头 |
1200 |
3400 |
4600 |
九都 |
500 |
800 |
1300 |
向阳 |
500 |
900 |
1400 |
罗东 |
1100 |
3100 |
4200 |
乐峰 |
950 |
2000 |
2950 |
梅山 |
1150 |
3300 |
4450 |
洪濑 |
1550 |
4700 |
6250 |
洪梅 |
1000 |
2700 |
3700 |
康美 |
1100 |
3000 |
4100 |
丰州 |
1050 |
2600 |
3650 |
霞美 |
1250 |
3600 |
4850 |
官桥 |
1900 |
6000 |
7900 |
水头 |
2000 |
6000 |
8000 |
石井 |
1600 |
4200 |
5800 |